体育热点

【又见“六马”】“六马”十年:一座城的“体旅”融合之路

【又见“六马”】“六马”十年:一座城的“体旅”融合之路

七月的六盘水,蝉鸣裹着19℃的清凉,穿过乌蒙山脉的褶皱,在钟山区的赛道上激荡成一片沸腾的海。7月20日清晨7点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3.2万名跑者从起点涌出——这是2025初好刺梨六盘水马拉松赛的起点,也是这座“中国凉都”用十年时光书写的“体育+文旅”融合答卷的最佳注释。

近年来,全民健身意识日益提升,体育产业蓬勃发展,六盘水马拉松赛事作为其中的佼佼者,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。今年“六马”报名刚一启动,便吸引了广大跑友积极响应,报名人数达74018人,同比增长16.8%,创历届新高。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“六马”赛事的超高人气,更揭示出钟山区体育经济在消费新场景中蕴含的巨大潜力。

“跑起体感特别舒服,群众特别热情,补给也很丰富,我明年也会来六盘水参加马拉松。”黔西南跑友杜友金说道。

【又见“六马”】“六马”十年:一座城的“体旅”融合之路

“我觉得这个赛道很平坦。他们都说六盘水是19℃的凉都,我也觉得这边天气很不错。明年还会来的。”毕节跑友韩杰说道。

体育经济的繁荣,不仅掀起全民健身热潮,更推动了消费升级。比赛期间,外地跑步爱好者和游客成为消费主力军,带动本地酒店住宿、餐饮服务及旅游观光等关联产业显著增长。

“我们酒店从6月中旬开始,入住率达到80%以上,顾客一般都是从川渝地区过来的人居多,房间必须要提前预订的,现在预订的客人已经有预订8月底的客人。”雨田酒店前厅经理江如月对记者说。

餐饮行业同样火爆:荷城各条巷道流光溢彩、人潮如织,市民游客与烙锅、冰粉、蒸蒸糕等美食撞个“满怀”,许多消费场景让商家们的腰包鼓了起来,更点燃了钟山区的“夜经济”。

“这次最主要是来六盘水避暑的,因为这里很凉快。好吃的也很多,我明年还要来。”福建游客李书欣说道。

十年前,当首届“六马”鸣枪开跑时,参赛者仅3000人;十年后,这一数字飙升至3.2万,今年报名人数更攀升至74018人,创下历届新高。数字背后,是“六马”赛事从单一体育竞技,发展为城市综合营销平台的蜕变,其“流量效应”直接转化为经济增量,更是从“凉都标签”到“文体IP”的跃升。

赛道之外,旅游与消费数据也逐年上升,仅去年赛事期间就带动相关消费约1.8亿元。

“我们店现在从早上9点钟开门就有游客了,我们每天能接到1000人左右,基本上每天都坐无缺席,日营业额可达10万元。”天下第一锅店长申林广对记者说。

这些数据充分证明,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经济具有强大的撬动作用,更深远的变化在于城市品牌的增值。“赛事+文旅”深度融合、“以赛促旅”的模式,拉动了运动员及游客在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方面的间接消费,带来直接经济收益,提升了凉都的城市烟火气、品牌文化影响力。

站在十年的节点回望,“六马”的意义早已超越赛事本身。它不仅是一场全民健身的狂欢,更是钟山区探索“体育+文旅”融合发展的实践样本。

时间的刻度即将跨入“十五五”,钟山区将继续把城市优势文旅资源与体育相结合,借助有文化、有风景的赛事,通过“六马+”深度融合,吸引各地游客感受城市活力与文旅魅力。让体育经济“跑”出更多消费新场景,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。

记者:李文智欣

总监制:张丽

监   制:丁毅

编   审:彭玉曦 崔银平

责   编:岳阳

海德体育官方网站

编   辑:李兴

  1. TA:曼联五杰还剩四人待售,可能需要在经济层面有重大妥协 TA:曼联五杰还剩四人待售,可能需要在经济层面有重大妥协

    虎扑07月21日讯 The Athletic UK曼联著名记者Andy Mitten撰写夏窗专栏。加纳乔、安东尼、马拉西亚和贾登-桑乔组成了足球术语中所谓的“炸弹小队”——被认为在相关俱乐部没有前途的球员。马库斯-拉什福德也是其中一员,但据The Athletic周日报道,在达成租借协议后,他正在前...